白令海峡的拉特曼诺夫岛是俄罗斯的最东端。从这里到美国领土不足4公里。天气晴朗时,肉眼就能看到美洲大陆。西方国家称呼它为大代奥米德岛。
从2005年开始,岛上竖起了一个东正教十字架,象征着俄罗斯领土的最东端。十字架高7米,矗立在岛上的最高点。在晴朗的日子里,从海上甚至美国的格鲁森施滕岛都可以看到它。拉特曼诺夫岛和格鲁森施滕岛相距不到4公里。但时差却有21个小时,由于2014年开始俄罗斯永久使用夏令时,所以在冬季时两边的时差为20个小时。当拉特曼诺夫岛是周日时,格鲁森施滕岛就是周一。顺在并入美国后,现在只有不到一百人居住在那里,从事捕鱼业。
此前,拉特曼诺夫岛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居住在这里的爱斯基摩人称其为Имаклик,而格鲁森施滕岛则被爱斯基摩人成为Ингалик。在维图斯.白令第一次堪察加探险后它们被称为大代奥米德岛和小代奥米德岛。大约一百年后,航海家奥托·科策布(Otto Kotzebue)用与他一起在世界各地航行的战友名字命名了大代奥米德岛。他的这位战友姓拉特曼诺夫,是一名海军军官。从那时起,拉特曼诺夫岛的名字就没有再改变过。
在绵延9公里的拉特曼诺夫岛,你几乎感觉不到时间,这里随时被大雾笼罩,似乎一切都笼罩在永恒的迷雾之中,这里隐藏着大型海象的栖息地,这里鲸鱼比人多。,成群结队的各种鸟类聚集在这里,甚至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蜂鸟——棕黄蜂鸟。现在这里看起来,几乎没有人类的痕迹。从冷战时期开始这里便没有百姓定居,只有边防部队和一个极地气象站。
在西方历史上,拉特曼诺夫岛于 1648 年被伟大的探险家谢苗.伊万诺维奇.杰日尼奥夫发现。后来在将近一个世纪后的1748年,维图斯·白令 第一次堪察加探险的 4 年后它被正式列入当时的地图。从那时起,岛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直到20世纪中叶,爱斯基摩人都居住在岛上,但在后来的冷战时期,他们被重新安置到楚科奇的大陆上。如前面所说,目前,只有边防警卫居住在废弃的爱斯基摩人定居点的遗址上。
岛上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周围的风景极其朴素:岛上有山脉和狭窄的峡谷,中心是高原。岛上气候恶劣:每年近 300 天雾气笼罩海岸,冰冷的北风带着北极的寒冷。
拉特曼诺夫岛本身并不大,除了前面能讲的以外啊,也没有什么太多能说的。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讲一个曾经发生在这座边境小岛上发生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五十三年前(如果没记错是在1971年6月的第二个周日)。那天早上,天气恶劣,这预示着没有任何航班飞往白令海峡。但是到了接近早晨10点的时候,值班人员通过广播了解到,从位于楚科奇的某个部队起飞了一架飞机运送选票到拉特曼诺夫岛的前哨站,因为那个星期天将举行苏联最高苏维埃选举。
事实上,这天的天气并不适合飞行,直升飞机是无论如何不会允许起飞的;因此值班人员在岛上并没有准备任何飞机的到来。然而位于乌厄连的同事却报告说确认有飞机正在飞往拉特曼诺夫岛的边防基地。他们立刻与飞行员取得联系。之后,机组来到指定空投物品的位置,投下了之前通知要接收的物品。他们对机组人员表示感谢后,祝他们飞行顺利。通过发送的位置信息,值班员收到了来自大陆的珍贵的包裹。大约在45-50分钟后,乌厄连的值班员突然通过电话询问拉特曼诺夫岛的值班员飞机的方位和最后一次通话的时间,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通报。
在这之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祥的沉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乌厄连的同事用惊慌的声音宣布,这架飞机没有在预估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机组以及岛上值班员执行任务的情况被紧急汇报给了当时管理边境的古申科长官。搜救行动随即展开,不久之后,四个机组人员被带到了前哨站。他们只是受了轻伤:有人在撞到挡风玻璃时头部受伤,有人的锁骨和手臂骨折,并伴随着各种瘀青和擦伤,但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活着并且可以活动。
之后通过飞行员了解到:他们在成功空投货物后转向南方,但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却陷入了浓雾中,紊乱的气流导致飞机失去升力而坠毁。幸运的是,接地时飞机的倾斜角度几乎与岛屿地形的下降角度一致,所以飞机机腹几乎与地面平行接触,坠毁后飞机没有解体。差不多两天后,恢复过来的机组便被直升机运送了回去,在同年九月,已治愈的飞行员回到拉特曼诺夫岛并与值班人员热烈地庆祝了拉特曼诺夫前哨站建立30周年。
包括俄罗斯网站上的很多资料都说这架飞机是一架IL-2,事实上这是一架IL-14,直到如今,这架坠毁的IL-14飞机残骸依然保留在拉特曼诺夫岛上当初坠毁的地方。
由于极度的接近美国且俄美关系十分糟糕,因此从冷战时代开始,拉特曼诺夫岛几乎从不对游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