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最东方的尽头为什么要叫杰日尼奥夫角?
1648年6月20日,哥萨克探险家谢苗.伊万诺维奇.杰日尼奥夫带领着90人7条船以及成吨的生活物资和渔猎工具从科雷马河的入海口出发,沿着北冰洋的海岸线向东行驶,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现在的“阿纳德尔河”,因为他们听科雷马河当地的土著说:“在那遥远的阿纳德尔河,可以收获不计其数的海象牙。”为了这些价值连城的商品他们踏上了这条探险之路。
当时他们乘坐的船被称为“Кочр”,每条船长大约20米,宽6至7米,吃水不到两米。这样的船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在遇到风暴的时候就只能停下来等待,否则就会船毁人亡。
因此,他们花了两个半月才走了2350公里,也就是大约每天才走30公里。而事实上这些船在天气好的时候一天能走200公里,由此大家可以想象北冰洋里的天气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在走完了2350公里后已经是当年的9月初了,就在9月的某一天早晨,他们通过了现今楚科奇半岛的东北角-“乌伊格文角”,“海岸线”随即转向南方。当时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此时自己距离美洲大陆只有几十公里。所以他们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第一个到达世界尽头以及第一个从北冰洋进入太平洋的欧洲人。当时杰日尼奥夫把这里称之为“大石海岬”。
正当他们通过现在的白令海峡(也就是我现在所处的位置)的时候立马遭遇了风暴,当时就损失了一艘船。9月20日他们停靠在岸边取淡水又遭到楚科奇土著人的攻击。然后在他们通过现在的圣劳伦斯岛对面的楚科奇角时又遭遇了第二场风暴,这场风暴直接让他损失了5条船。他自己的船也在风暴中变的破烂不堪,最后不得已把它搁浅在了现在的阿纳德尔湾沿岸的某个地方。这下连他就只剩下了25个人和一些最基本的装备了。
令人震惊的是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磨难之后,杰日尼奥夫竟然还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方生活了十多年。也许是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感动了老天爷,当这位传奇的探险家在10多年后踏上回家之路时,他携带着重达2.5吨的海象牙。至于他究竟是怎样将这2.5吨的海象牙运回去的?这至今任是一个谜,因为他是走陆路回去的。
这段奇妙的旅程没有留下任何笔记或详细记录,唯一能让我们了解其冒险过程的线索是十二年后杰日尼奥夫返回雅库茨克时口述的报告,以及同行幸存者的描述。所以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不是如杰日尼奥夫和他的同行幸存者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也无从考证。
后来人们数次尝试从正反两个方向重走这段旅程,但始终没有人能够复制他在1648年完成的壮举。
1898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庄严地将“大石海岬”命名为“杰日尼奥夫角”。1910年9月1日,人们在纳乌坎村竖起了一个十字架灯塔用来纪念谢苗.伊万诺维奇.杰日尼奥夫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政府将它改建成了现在的样子(就是我身后的这座灯塔)。
有意思的是,大约80年后在丹麦人维塔斯.白令第二次领导俄罗斯探险队对远东地区的探险活动中,第四分队的一位叫谢苗.伊万诺维奇.切柳斯金的副官成功的带领他的分队绕过了欧亚大陆最北方的“东北海岬”,成为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到达欧亚大陆最北方的人,后来东北海岬被命名为“切柳斯金角”。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了。现在你们知道我们的探险车为什么要叫“谢苗”了吧?